接觸焊接機器人的一些人發現,廠家一般不會大批量生產自動焊接機器人,這是為什么呢?總體來說,還是因為我國的大部分企業技術能力不足,在很多方面跟外國相比,有部分差距。
設備價格沒有優勢。在過去10年中,進口機器人的價格已大幅降低,從7萬美元降至30000美元至3萬美元,這使得機械制造的普通工業機器人難以與之競爭。 特別是在開發機器人的早期,沒有同時開發相應的零部件行業,如伺服電機,減速機等需要進口,這使得其費用難以降低,所以機器人生產的成本無法降低。
機器人的焊接設備水平在國外仍然很普遍。但跟我國差距很大,這也間接影響了國產機器人的發展。對于自動焊接機器人的大用戶,汽車白車身生產廠,幾乎所有的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而家用機器人很難找到性能的舞臺。
我們應該承認,在控制水平和可靠性方面,國產機器人與外國公司仍有一些差距。國外工業機器人是非常成熟的工業產品。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他們在實際生產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而我國則處于單件小批量生產狀態。
機器人制造商處于幼年時期,需要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焊接機器人是機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品,僅依靠公司自身的能力是不夠的,它要求政府為使用家用機器人系統的機器人制造商和企業提供一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加速家用機器人的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日益成熟,代表自動焊接技術的數字焊接機和數字控制技術已經可以使用,并且已經穩步進入市場。三峽工程、西氣工程、航天工程、船舶工程等大型基礎工程,間接推動了焊接工藝的發展,特別是焊接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客觀上,由于機械制造企業經濟運行和經營意識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焊接自動化整體水平仍然很低,發展極不平衡。
目前,我國焊接自動化率不到百分之三十,遠遠低于發達產業近百分之八十,這要求我們盡快在這種情況下做出重大改變。
版權所有 © 山東新子陽機器人公司